不忘初心 专注“老川茶” ——塔山茶业姚清国的“茶经”和“人情”
“自打我记事以来,每年谷雨时分,无论刮风下雨,我的家人都会停下手里所有的事情,一起到后山的老川茶地采茶,鲜嫩的一芽二、三叶青翠欲滴,那真叫一个好看!回到家后,祖父母和父母亲便晾茶的晾茶、烧火的烧火、刷锅的刷锅,爷爷笑眯眯地卷起袖子,在大锅里炒茶,然后就是那雷也打不动的三炒三揉的过程,年幼的我最期待的就是爷爷泡的第一杯茶,那个鲜香和甜润,我恐怕一辈子都无法忘怀......”姚清国一边诉说着他童年的茶记忆,一边笑呵呵地为我沏着茶。
眼前的姚清国看起来很朴实,他的笑容和眼神和茶汤一样令人感到温暖,仿佛和大山亲近的孩子身上,那般淳朴和善良生根在骨子里,并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淡去。但就是这样一位慈祥亲近的5旬老茶人,却掌管着前身为国营雅安第三茶厂,同时为四川省七大农垦企业之一的四川省荥经县塔山有限责任公司。
提起经营的塔山茶业,姚清国流露出一种自豪感。这个投入了他毕生心血的公司,寄存着他太多对老川茶的专情与热爱,也诞生了太多他“不忘初心、回馈社会、产业扶贫”的事例。正如姚清国所说的那样:做茶,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一颗初心;做茶,是因为喜欢,是想感恩和回馈社会。
专注“老川茶” 汗泪浇灌出“荣誉”
姚清国对茶叶的特殊感情,促使他在1999年塔子山茶厂的企业改制时自筹资金成立了四川省荥经县塔山有限责任公司,主营绿茶、茉莉花茶,不过最吸引他的却是该厂原有的树种全部为小叶种老川茶。由于现在几乎整个茶叶市场都是良种茶,老川茶上市晚、产量低、卖相不好,已经没多少人愿意种了,可惜了老川茶的好口感。为将这个珍贵的品种发扬光大,姚清国着实下了不少功夫。他经营的塔山茶园一直采用有机可追溯管理,每一次的产品投入都要经过严格论证,保证每株塔山茶都安全健康,口感纯正;生产工艺也严格按照原老茶厂的技术规程,使塔山绿茶能保持原来的栗香。正是姚清国和他经营的塔山茶厂把产品质量把控得如此严格,才使得高品质的塔山茶在各国内各大展会拔得头筹,喜获金奖。
谈起坚持做“老川茶”这件事,姚清国表示,在商业化利益化显著的今天,我们茶人绝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一味迎合和屈就,更不能只为追名逐利,他有自己的坚持,并且会坚持到底。谈起自己的产品,姚清国面露自豪地说道:“小叶种和良种茶的差异在于,我们的老川茶有上百年历史,由于原料来自高海拔的山区,生长周期慢,但是滋味好。我们可以自己控制农残,自己做好原料把关,因此产品质量非常好,甚至每年都有相当部分的茶可以出口销售。”他补充道:“国家政策推广的良种茶,因为良种茶高产高效,而我们的老川茶是无性繁殖的,非常稀缺,但是从原料、工艺到品质都是绝佳的。”
当然,荣誉的背后总是挥洒着太多的汗水与泪水,姚清国也不例外。刚开始接手茶园,他便开始对各项机器设备进行更新维修,为管理1000多亩的茶园,他和妻子几乎在每个岗位都呆过。在采茶季,由于鲜叶采下来的存放时间不宜太长,必须保证采摘到杀青控制在8小时内,而由于山上条件差,常常留不住人,加上那时候机械化程度不高,他们在人手短缺的时候,不得不经常晚上去做茶,连夜上山去,哪道工序上差人,他们就顶上去,一直坚持到第二天的下午。姚清国告诉记者,通宵做茶在春茶季是他们工作的常态。有时候实在累得不行了,脑子里闪现出一丝放弃的念头,而就在那时,他转头望着几十名辛苦劳作的工人,他立刻打起了精神,他默默告诉自己:“我把所有的家当、精力和热爱都投入了进来,为了跟我一起干活的人们,为了这个茶园,这点苦累又算什么!”到了淡季,姚清国和夫人也没闲着,辛勤打理着3000亩的茶园,从种植、加工管理到销售一条龙都要操心,哪里有漏洞他们就得补上去,个中艰辛可想而知。
除外在的困难和艰辛外,姚清国还要处理好与自家老伴儿的关系。共同管理一个公司,他们俩也难免有分歧的时候。他表示每个工人都特别辛苦,自己不忍心看任何一个人吃亏,所以都给他们高于当地工资水平的待遇。但作为公司化管理,姚清国的妻子却主张给工人的工资应该分阶梯,进行差别化管理,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姚清国打心里也明白这些道理,但就是出于一颗与身俱来的“善心”,他觉得他做不到给任何一个工人出难题的事情,他关爱他们,正如他每每接受采访时表达的那样:“个人发展不叫发展,带动大家都有所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自己发展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点事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线上线下运营 合作茶交所拓渠道
姚清国深谙做生意之道,自接手塔山茶业以来,一直紧跟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步伐,采用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自有塔山茶园基地为核心向外发展,带动了全县万亩茶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2000年姚清国被评为“四川省劳动模范”,2005年更是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姚清国和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塔山公司已成为注册资金5000万元,拥有总资产8000余万元的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产品在各种展会屡获殊荣,“塔山牌”成功申报了“四川老字号”。
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姚清国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也积极地融入和探索着互联网运营的模式。他告诉我,自己九年前就在淘宝天猫入驻,后来又入驻京东,也有微信商城和自己的官网。由于他的企业和品牌历史都较为悠久,经营的重心始终在线下,线上没有专门去打理,销量也只能占到2-3成。但如今,互联网的风潮越刮越猛,他非常乐意拓宽这条运营渠道。无奈,行业内平台太多,不够专业,有时候也困惑于如何推广,直至遇到茶交所这个国资背景的茶叶专业平台,他提起了兴趣。在熟悉了茶交所智慧贸易、智慧茶城、在线茶商等业务后,他积极参与了进去。
他表示,茶交所作为专业茶叶类交易平台,帮助他们在解决信息不对称、质量标准缺失、线上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上提供了支持和帮助。提到当前茶行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他认为要想统一标准,难度不小,但市场的规范化问题是所有茶叶服务机构都必须着重考虑的,他非常愿意与茶交所深入地沟通与合作,对于可以提供的支持他觉得十分开心并且义不容辞。
饮水思源 全力支援彝族同胞
塔山公司下属大坪山、塔子山茶园基地,位于荥经县民建彝族乡,自1999年改制成立起就有1000多名彝族同胞从凉山州陆续无续搬迁至此。刚开始,他们数人搬来,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就找到姚清国。他最不忍心看到的就是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便收留了他们,教他们种植玉米、管理茶园,为他们提供免费的职工宿舍,免收水电费用,并全额为他们购买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为更好地帮助他们自力更生,公司派专人对彝族同胞进行茶园管理培训,让他们承包茶园,增加收入,更好地生活。姚清国更是煞费苦心从单纯地资助彝族小孩去附近入学,到通过数年的多方奔走,终于在基地建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彝汉双语学校。
在4.20大地震,彝族同胞居住的房舍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公司又无偿提供了200多亩土地为彝族同胞修建了宽敞的彝族风情村和相关基础设施。通过姚清国夫妇的善心传递和积极帮扶,彝族同胞纷纷慕名而来,直至今日,他们两代人共上千人幸福居住于此。姚清国夫妇坦言:“我们把他们当家人,他们来的时候针对很苦,我们把帮助他们当做回馈社会,这是我们分内之事。”因多年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2013年10月,姚清国夫妇管理的塔山茶业公司被省商务厅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企业。
古人云:“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姚清国和夫人世代生活在茶叶之乡,他们因做茶而发展了,却从来没有忘本:他没有忘记自己对茶叶品质的追求;也没有忘记对老川茶珍惜品种的传承和保护;更没有忘记自己发展后回馈社会、帮扶农村困难群众的分内之事。相信,这样质朴、善良、上进、有责任心的姚清国一定会带领着他的塔山茶业走向更灿烂的明天。而至于姚清国自己,他对茶的爱是如此纯粹,对人的善是如此真挚,在这复杂的尘世里,他始终保持初心,不负年华美好,在茶香萦绕的家乡土壤憩息着他那光芒闪烁的人格和心灵。
蒙顶山茶叶交易所http://www.chinamte.com/

相关阅读
- 暂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