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蒙顶山茶叶交易所!
简体中文|English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热线电话:4008-766-977

一片绿 一片茶 一片情

203.25.216.148   发布时间:2018-02-11     来源:云南日报    

普洱、澜沧、西盟、孟连,这一串地名,因为盛产普洱茶,以及澜沧江、《阿佤人民唱新歌》、孟连宣抚司署,早已经名闻全国乃至全世界,对我来说也是很熟悉很亲切的地名。但我还是第一次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

2017年11月底,初冬,云南省作家协会和普洱市委政府,共同组织了绿三角大型文学采风活动,采风的重点是普洱市的澜沧、西盟、孟连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这三个县是相连成三角形的边境县,俗称边三角,现又称绿三角,两个名称都很贴切,但是我认为这个地方还可以称茶三角。

进入普洱市,就进入了绿色海洋、绿色天地、绿色世界,普洱市森林覆盖率68%。在普洱的5天里,我们从普洱市到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公路两边,都是森林,遮天蔽日。放眼所见尽是绿色,在路途中、山上、河流边、村庄内外,都见不到一块裸露的土地。滇北已经是寒气袭人了,但是滇南的普洱还是山绿树绿草绿、花红水碧天蓝,气候温暖如春。几天里,每天都有一阵雨水。花还在开放,草还在生长,遍山遍野绿色茫茫,不见树黄草枯。有人说,这个地方,插根筷子都会开花,种下个石头都会发芽。草木生长旺盛,郁郁葱葱,山涧溪水潺潺,繁花似锦。在普洱的几个县,早晨雨雾缭绕,中午蓝天白云,傍晚漫天彩霞,晚上星辰漫天。普洱没有寒冬。

我们到了芒景村翁基布朗族传统村寨,全村一百多户人家,都以种茶制茶为生。村里有一棵十多米高的古茶树,村长告诉我们,这棵茶树,是他们的祖先到这里定居时候种下的,有一千多年树龄了。村长说,布朗族信奉万物有灵,以茶、以树为神灵。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种下一棵树,作为神灵祭祀。他们世世代代的风俗都是要栽树护林护树。森林是茶的守护神,森林滋养了茶树。我们在普洱参观的几个茶园,都掩映在茂密的森林中,都有一棵棵的大树古树,森林茶园相依相伴,融为一体。

在澜沧县,我们到景迈山参加了“云南作家助力景迈山申遗签名活动”。好个景迈山,出乎我的想象。进入景迈山,就像进入了童话里的森林,树龄千年的参天古树满山都是,一种名叫长尾单室茱萸的古树,高几十米,树围10米左右,高大挺拔。

进入普洱,就进入了茶的海洋、茶的天地、茶的世界。

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这一带,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茶园,在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长着世界上最大的茶园、最大的茶树、最好的茶叶。这一带都是澜沧江流域,很多地方是热带雨林气候,最适合茶树生长。澜沧县的景迈山区,是普洱茶的核心区。据傣族贝叶经记载,景迈芒景村的万亩千年古茶树是人工栽培的古茶树,分布在2.8万亩广袤的土地上,为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培育、栽培。生长在万木丛林中的古茶树,靠自然肥力生长,无污染,是纯天然绿色产品。景迈芒景村万亩千年古茶林,是目前全世界种植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茶树自然博物馆”,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被国际茶业委员会确认为“世界茶源”;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我们一个下午都在景迈山上,从大平掌古茶林,又到芒景村翁基布朗族古村寨,再到老达保观看拉祜族风情演出。景迈山,景象万千,一个山峰接着一个山峰,绵延不断,一座山头连着一座山头,似行云流水,缓缓舒展,远近高低,错落有致,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灵动飘逸。

在澜沧、西盟、孟连的几天里,茶树都没离开过我们的视野,山上、河边、路边、村寨内外,随处可见一片片的茶园依偎在一片片森林中、绿树下,显得那么安详静谧美丽。

民族之情

进入普洱,就进入了少数民族歌舞的海洋、歌舞的天地、歌舞的世界。我们第一站到澜沧酒店大门口,一群拉祜族少女伴着《芦笙恋歌》的旋律,载歌载舞迎接我们。第二天早上,在大巴车上,导游给我们唱的第一首歌也是《芦笙恋歌》。这首由于彦夫作词、雷振邦作曲的云南歌曲,唱遍大江南北,成为经典。我读小学的时候,就会唱这首歌。下午再上景迈山,县里在一个文化旅游示范村老达保村组织举行了一场民族歌舞表演,压轴的歌舞还是《芦笙恋歌》。晚餐时东道主们为我们唱的第一首歌也是《芦笙恋歌》。其它还有《快乐拉祜》《舍不得》等拉祜民歌、情歌、酒歌,旋律也很优美。在澜沧县采风的两天里,满耳、满脑子都是《芦笙恋歌》等拉祜族民歌的旋律。

第二天去西盟县,第一站是去西盟民族中学看演出。刚下车,学生们敲着木鼓,唱着《阿佤人民唱新歌》欢迎我们。然后观看学校师生表演的民族歌舞,开始一首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然后是佤族木鼓等乐器歌舞表演。之后,我们去参观勐梭龙潭,是佤族祭祀的一个地方,一个山箐里挂着三千多个牛头,是佤族遇到自然灾害及重大事件时候用于祭祀的。1958年,佤族头人到北京,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毛主席说,你们佤族人很少,不要再用人头祭祀了,这样下去人口会越来越少。佤族头人回来后,召集各村寨头人商议,大家说,毛主席怎样说,阿佤人民就怎样做。这句话,成了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的主题词。下午,我们到了马散村参观。马散村是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这首歌的音乐来自于马散村的民间音乐。村民们敲着木鼓,演唱《阿佤人民唱新歌》,一场原生态的佤族歌舞表演,让我深感少数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感恩。

马散村是一个扶贫移民新村,家家户户盖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小楼房。村子下面的山坳里有一块几亩大的草地,是村里的文艺演出活动场地。经常有游客到马散村参观,村民们进行商业演出,民族歌舞表演成为了马散村增收致富脱贫的一条途径。一个小时左右的演出,一个佤族老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身上挂着五六种民族乐器,能表演各种绝活。蓝天白云,绿树草坪,村庄歌舞,我们跟马散村佤族群众一起,在这个天然大舞台上尽情歌舞欢跳。在村里吃晚餐时候,村民们再次为我们演唱了《阿佤人民唱新歌》。晚上返回西盟县城,在江三木罗广场,佤族群众再次为我们演唱了《阿佤人民唱新歌》。

普洱市,是全国少数民族比较多的州市,全市有23种少数民族,其中有14种世居民族,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在普洱市基本都有,像孟连县就居住着21种少数民族。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普洱、澜沧、西盟、孟连,一路走来,拉祜族歌舞乐欢快激越,佤族歌舞乐热烈奔放,傣族歌舞乐轻柔妙曼。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旋律,表达同样的感情: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人民,歌唱新时代,歌唱边疆少数民族的幸福生活。


蒙顶山茶叶交易所http://www.chinamte.com/

 相关阅读

  • 暂无相关阅读